甘政發〔2019〕40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200萬千瓦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小麥基本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玉米、馬鈴薯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65%、52%,果菜、油料等特色經濟作物機械化取得較大進展,中藥材、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
到2025年,特色適用農機裝備品類基本齊全,產品和技術供給基本滿足需要,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2600萬千瓦以上,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邁進。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8%,糧食生產功能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丘陵山區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薄弱環節機械化全面突破,玉米種植、收獲機械化率分別達到65%、50%,馬鈴薯種植、收獲機械化率均達到50%,中藥材種植、收獲機械化率分別達到30%、50%,果菜、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40%以上。
二、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ㄒ唬┩晟妻r機裝備創新體系。瞄準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對農機裝備的需求,構建特色產業農機裝備研發、制造體系,研發適合我省立地條件,先進適用、智能高效、綠色生態的農機裝備。支持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協同促進種養加、糧經飼全程全面機械化創新發展,特別在丘陵山區農機裝備方面取得新突破。鼓勵企業開展高端農機裝備工程化驗證,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的農機產品研發、生產、推廣新模式,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建立健全現代農機流通體系和售后服務網絡,創新現代農機服務模式。(省工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等負責,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和縣市區政府具體落實,以下不再列出)
?。ǘ﹥灮r機裝備結構布局。以育種制種和種子加工成套裝備、節水灌溉設備、設施農業裝備為重點,打造河西農機裝備產業集群。以大型高端農機裝備、草牧業機械裝備、節水灌溉設備為重點,打造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農機裝備產業集群。以馬鈴薯、玉米、中藥材等旱作農機裝備為重點,打造中部農機裝備產業集群。以天然草地更新改良、牧草收獲和牧草加工等機械裝備為重點,積極引進國內外優勢農機裝備企業,帶動南部草原牧區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推動農機裝備均衡發展。支持企業圍繞馬鈴薯、中藥材、蔬菜、果品、秸稈青貯加工、“糧改飼”、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農業、農田殘膜回收等開展裝備研發,著力解決關鍵薄弱環節“無機可用”的短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鼓勵金融機構對農機生產企業新產品規?;a、技術改進升級、擴大生產給予信貸支持,促進農機生產企業做大做強。(省工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政府國資委、省金融監管局、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保監局等負責)
?。ㄈ┘訌娹r機裝備質量可靠性建設。加快精準農業、智能農機、綠色農機等標準制定,構建現代農機裝備地方標準體系。建立健全農機裝備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加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管,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對重點產品實施行業規范管理。大力開展農機裝備行業誠信自律行動和質量提升行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質量違法和假冒品牌行為的打擊和懲處力度,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省市場監管局、省工信廳、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等負責)
三、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ㄒ唬┭a齊全程機械化生產短板。聚焦玉米、馬鈴薯、中藥材、油菜、牧草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和薄弱環節,加大試驗示范和服務支持力度,著力提升制種玉米、馬鈴薯、油菜機種機收和牧草機械化收獲水平。加快高效植保、產地烘干、秸稈處理和廢膜撿拾等環節與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集成配套,探索具有區域特點的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大力發展中藥材機械化移栽和采收,果園機械化、蔬菜機械化等特色產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出一批特色產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樣板。按規定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深耕深松、機播機收等生產服務給予補助,大力推進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機械化。(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負責)
?。ǘ娀r機農藝融合。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協調機制,加強農機、種植、畜牧、漁業、種業、農產品加工等有關方面的相互配合,推動產學研推用多部門聯合攻關、品種栽培養殖裝備多學科協調聯動,促進良種、良法、良地、良機全面配套,為全程機械化作業、規?;a創造條件。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加快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到2025年全程機械化示范縣達到30個以上。(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等負責)
四、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機械化技術
?。ㄒ唬┘訌娋G色高效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和地方性特色產品的農機裝備及技術發展,推進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設立農業機械化示范推廣專項,重點開展主要糧油作物、特色優勢農作物、戈壁生態農業、青貯飼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農機裝備(體系)試驗示范推廣。進一步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鼓勵財政對重點機具累加補貼,支持秸稈還田離田、精量播種、殘膜回收利用、飼草料高效收獲加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防災減災等綠色高效機械裝備技術的示范推廣。積極推進農機報廢更新,促進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積極發展農用航空,提高統防統治水平。鼓勵金融機構針對權屬清晰的大型農機裝備開展抵押貸款,鼓勵有條件的市縣探索對購買大型農機裝備貸款進行貼息。(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金融監管局、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保監局、甘肅民航管理局等負責)
?。ǘ┩苿又腔坜r業示范應用。加快促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上的應用。推進“互聯網+農機作業”,加快推廣應用農機作業監測、維修診斷、遠程調度等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數據信息互聯共享,提高農機作業質量與效率。(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政府國資委等負責)
?。ㄈ┘訌娹r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開展農機推廣能力提升行動,加強農機推廣技術人才和裝備建設,加大新技術試驗驗證力度。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鼓勵農機科研推廣人員與農機生產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交流合作,支持農機生產企業、科研教學單位、農機服務組織等廣泛參與技術推廣。提高農機公益性試驗鑒定能力,充分發揮農機試驗鑒定的評價推廣作用,促進安全、適用、可靠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省農業農村廳、省工信廳等負責)
五、積極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
?。ㄒ唬┌l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推進農村農業機械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專業戶以及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開展合作社裝備提升行動,推進“一鄉一農機合作社”建設,到2025年,力爭全省農機合作社省級示范社達到300家。支持農機合作社組建聯合社,鼓勵合作社抱團發展,發揮農機合作社的帶動作用。落實農機服務金融支持政策,靈活開發各類信貸產品和提供個性化融資方案。在合規審慎的前提下,按規定程序開展面向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機融資租賃業務和信貸擔保服務。農機融資租賃服務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允許租賃農機等設備的實際使用人按規定享受農機購置補貼。農業機械耕作服務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免征政策。(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金融監管局、省稅務局、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等負責)
?。ǘ┩七M農機服務機制創新。以發揮機具效能、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探索創新農機合作社社會化服務方式,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戶個性化需求。鼓勵農機服務主體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等多種形式,開展高效便捷的農機作業服務,實現機具共享、互利共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動農機服務業態創新,建設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周邊農戶提供全程機械作業、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一站式”綜合服務。繼續落實有關規定,免收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運輸聯合收割機車輛的通行費。(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等負責)
六、切實改善農機作業基礎條件
?。ㄒ唬┩七M農田“宜機化”建設。將“宜機化”建設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進一步明確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宜機化”要求,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陡變平、彎變直和互聯互通,切實改善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提高農機適應性。重點支持丘陵山區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著力解決田塊細碎分散、機耕道路缺乏,農機“下田難”“作業難”等問題,加快補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基礎條件薄弱短板。(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市場監管局等負責)
?。ǘ┩晟妻r機作業配套設施建設。落實設施農用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用地、農業生產用電等相關政策,支持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生產條件建設。加強縣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農機具存放和維修、農作物育秧育苗以及農產品產地烘干和初加工等農機作業服務配套設施。開展農機安全監管能力提升行動,推進“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健全各級農機安全監管工作體系,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農機安全應急救援中心,提高農機安全監理執法、快速救援等能力。落實農機免費監理、培訓等政策。(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應急廳、省稅務局等負責)
七、不斷加大農機人才培養
?。ㄒ唬┙∪滦娃r機人才培養體系。加強農業工程學科建設,推動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農業機械化人才。發揮好甘肅農機行業聯盟和院士工作站的作用,建立省內農機企業間信息即時和全面共享、產品研發、生產合作機制。鼓勵農機人才國際交流合作,支持農機專業人才出國留學、聯合培養,積極引進國際農機裝備高端人才。(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等負責)
?。ǘ┘訌娹r機實用型人才培養和農機化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機戶、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專業技術知識、經營管理能力的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機實用人才。加強各級農業機械化工作隊伍建設,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和知識更新,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一線農機人才隊伍。(省農業農村廳、省工信廳等負責)
八、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ㄒ唬┙⒔M織實施機制。建立由省農業農村廳、省工信廳牽頭的全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協調推進機制,統籌協調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工作。加強工作指導,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破除發展障礙。重大問題及時向省政府報告。
?。ǘ┞鋵嵳熑?。各地要將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議事日程。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協同推進機制,明確發展目標,加強經費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ㄈ┐龠M良性互動。深入推進農機裝備產業和農業機械化管理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更好地發揮政府在推進農業機械化中的引導作用,重點在公共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持,為市場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信息交流、教育培訓等方面的作用,服務引導行業轉型升級。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輿論引導,推介典型經驗,宣傳表彰先進,努力營造良好氛圍。
甘肅省人民政府
2019年9月17日